fbpx

文章

查看全部节日 查看全部节日

清明时节雨纷纷

sweet pease pudding

吃过青团、薄饼、桃花粥,春天便算是来了

看着春雨绵密,便会想起小时候背过的诗句。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这里的“清明”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仲春与暮春之交,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。如今我们都会在清明扫墓祭祖,吃一些这个季节特有的小食,以此作为清明节的习俗。殊不知,这些其实是源于“寒食节”。寒食节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“割股充饥”一事,为了纪念被山火烧死的介子推,晋文公下令每年此时(清明前1-2日)不许生火,一律吃冷食。

恰逢这万物新生的春天,冷食也难不到爱吃、会吃的中国人。春季各地的糕点小食花样繁多,最让人垂涎的,应该要数江浙一带的青团了。上海人做青团,用新鲜的艾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让米粉与汁融合所以为青色,包上豆沙、枣泥等内馅,芦叶垫在青团下面放到蒸笼内,熟了后涂上芝麻油,一口咬下去,满口是春天的味道。一到三四月,沈大成、五芳斋等老字号门口就排满了买青团的人。吃这些绿绿的团子已经变成很多上海人进入春天的仪式。

春季各地的糕点小食花样繁多,最让人垂涎的,应该要数江浙一带的青团了。

虽然离得近,但江浙一带的青团用料却有所不同。青团上色用的材料叫“青”,上海用艾草,浙江临海和福建一些地方用鼠曲草,苏州杭州一般用用青菜汁、嫩丝瓜叶汁增色。除了豆沙馅儿,还有加入了笋、荠菜等时令鲜蔬的咸馅儿 。

说到咸馅儿,更出名的恐怕是“清明果”,与咸味的青团异曲同工,只是做成了饺子的形状,而且更显精致。

清明果看成“咸版”青团,估计又一场地域之间的咸甜大战即将打响。

若是不爱这些绿绿的团子,那就来个五颜六色的吧。西南地区的五色饭将紫蕃藤、黄花或黄栀子、枫叶、红蓝草四种植物捣碎浸泡取其汁,将其中的四份糯米放入四种汁液中,浸泡一段时间后白糯米已经上色,再将五种糯米放入蒸笼中蒸熟。出笼后可以混合搅拌均匀,盛入碗碟中,喜好甜食者可以淋上糖和熟油,喜好咸食者可以放上盐水和熟油,无论冷吃热吃,都各有各的风味。五种浓郁的颜色撞击在一起,正像是春天的五彩缤纷,这些染料不仅纯天然,而且各自对身体都有益处,也难怪杜甫曾写诗夸赞,“岂无青精饭,使我颜色好”。

别忘了经典的北方春季小吃豌豆黄。

还有一道不得不提的小食——桃花粥。选取适量的桃花、粳米、红糖,将桃花放置砂锅中,用水浸泡30分钟左右,加入粳米,文火煨成粥,再加入适当的红糖拌匀即可。在桃花满枝头的时节,喝上一口桃花粥,丝丝花香入喉,春天的朝气也就从胃里发散到全身,桃花不仅美容养颜,还可以活血化瘀,“人面桃花别样红”当真可以吃出来。

艾窝窝也是受到大家欢迎的清明小食。

除了这些,还有北京的寒食十三绝,其中的驴打滚、艾窝窝、豌豆黄等每一样挑出来都是能独当一面的美味糕点,还有厦门的薄饼,杭州的清明螺……在万物初生,草鲜芽嫩的春天,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味吧。

<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