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为什么端午节要喝雄黄酒?

中国人独创的驱蚊药水
大多数人对于雄黄酒的印象大概是停留在《新白娘子传奇》里白娘子不小心喝了雄黃酒显出真身。雄黄酒到底是什么呢?
白酒和黄酒中泡入雄黄粉,这就是雄黄酒最基本的做法。人们常会在端午前后饮用,或用于驱虫、辟邪的仪式。
大家都知道屈原投汨罗江之后,江边父老出于对屈原的尊敬,而向江中投入自制的用粽叶包成的米团,为了防止屈原的身体被江中鱼虾吃掉,这种米团就是后来的粽子,也逐渐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。

端午节吃粽子是家喻户晓的习俗。
但其实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。江边父老向汨罗江中投入了粽子以后,突然想起来江中还有一条蛟龙。这条蛟龙五毒不侵,也不喜吃粽子。不过这条蛟龙却是个酒鬼,沾酒必晕。于是有一个老郎中灵机一动,往江中倒了一坛自家酿制的雄黄酒。结果不一会儿,果然有一条蛟龙肚皮朝上,慢慢浮出了水面。人们把这条蛟龙活捉以后,剥皮抽筋,用沾染了雄黄酒的蛟龙筋脉和皮肤做成一个个手环,戴在孩子们的手脚上,因为相信雄黄的气味和元素可以避免小孩遭受蚊虫叮咬。这就是雄黄酒的来历。

雄黄酒口味很冲,许多人都喝不惯。
传统上来说,雄黄酒主要是作为外用的中药,并不是用来饮用的。古人喜欢把喝剩下的雄黄酒洒在墙根、窗棱,这样雄黄酒里的微量毒素,就可以驱散各种昆虫和对人畜有害的动物。
雄黄是什么呢?雄黄又名熏黄、黄金石、雄精、石黄、鸡冠石,产自湖南、云南、四川、甘肃等地。在中国,雄黄入药已有很悠久的历史,其性温、味辛,有毒,归肝、大肠经。主要外用于杀虫、解毒,治疗湿疹疥癣,蛇虫咬伤。

赛龙舟、吃粽子、雄黄酒,这些习俗都和保护屈原的遗体有关,是儒家传统的体现。
而事实上,雄黄是一种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,主含二硫化二砷(As2S2),多数为橘红色半透明的结晶体,不到电,硬度为1.5~2,比重为3.6,晶面有漂亮的光泽。要知道,砒霜就是三氧化二砷,所以雄黄本身是有很大的毒性的。
还是那句老话,雄黄酒虽好,但不要贪杯哦。
<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