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
文章

查看全部节日 查看全部节日

甜咸粽子之争

伦敦中国城-甜粽3

为什么粽子有甜咸之争,因为美食中还承载了文化和历史

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避不开吃吃吃,比如说元宵节,青团节,粽子节,月饼节……啊不,应该是上元节,清明节,端午节和月饼节。

不过,由于中国地大物博,每种食物也都可能意味着一场“地域战争”。比如,北方的甜粽子党 vs 南方的咸粽子党。

伦敦中国城-甜粽

兴许,汨罗江里的鱼儿们,知道粽子究竟应该是咸还是甜。

不管是南方北方,每年端午节,长辈们都会把屈原的故事搬出来讲一遍,说是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自尽,人们为了不让他的躯体被鱼儿吃掉,就往江里投粽子。后来每一年在他的忌日,人们都沿袭了赛龙舟、吃粽子的习俗。兴许,汨罗江里的鱼儿们,知道粽子究竟应该是咸还是甜。

咸粽子的支持者大多在南方,尤以江浙一带的的粽子最具代表性。这里的人们喜欢以新鲜猪肉浸泡酱油,挑拣肥瘦肉各一片包入粽中,根据喜好还可以加入咸蛋黄。这种做法,包出来的就是目前市面上最流行的蛋黄肉粽。随着蒸汽上笼,肥肉的油慢慢析出,将糯米浸得透透亮,肉的鲜味也随之进入糯米里,一口下去,满嘴是油,这时候粽叶的清香中和进去,真正是油而不腻。

伦敦中国城-甜粽2

饮食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标记,就像方言一样,是人们索引家乡记忆的重要途径。

而甜粽子常见三种,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,蒸熟以后蘸糖吃;一种是小枣粽,馅心以小枣、果脯为主;第三种是豆沙粽或者红豆粽。其中以白粽子沾糖和黄豆粉最为正宗。锁住了粽叶清香的糯米本来就已经是极品,裹上黄豆粉和白糖之后,口感和味道都有了层次,让人爱爱爱不完。

饮食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标记,就像方言一样,是人们索引家乡记忆的重要途径。在饭局上,如果能和新认识的朋友在某一道菜的口味选择上达成共识,常常会让人有一种想“握爪”“求抱”“拜把子”的冲动。可如果既能欣赏甜粽子甜蜜可人,又能宠爱咸粽子咸鲜俏皮,那才是真正的“四海之内皆兄弟,走遍南北都不怕”呀!

<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