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唯粤菜有点心?成都、西安、上海纷纷站出来表示不服!

此贴晚上9点以后,请慎点,点开后果自负。
说起点心
大家就一定会想到广东人的早茶
一小屉一小屉的
好看又好吃
“点心”这个词从唐朝时候就有了
原意是“正餐前垫肚子的小零食”
但可能1000多年前的古人
和“只爱零食,不吃正餐”现代小孩一样
点心才一点一点发展成了粤菜的重头戏
顶起中餐半边天
不过点心可不是广东人的专属
偌大的中国
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
搁哪儿哪儿没有拿得出手的
“正餐前垫肚子的小零食”?
你要是敢说“唯粤菜有点心”
一定会被打的吧。
冲在最前面的
是成都、西安、上海这几个吃货吧。
上海点心
和上海人一样精致温婉
小笼包
看好了!这皮薄馅儿多,咬上一口满口汤汁的小笼包,是上海点心!是上海点心!是上海点心!重要的事喊三道。不要以为它粗线在早茶点心菜单就以为它祖籍广东人了!
排骨年糕
炸猪排不知道是不是日料 katsu pork 的始祖。下面垫上两块年糕,稍显违和的搭配,但吃起来味道是极为惊艳的。
小馄饨
当上海人忘记自己是上海人的时候,一碗小馄饨就能让他们找回自我。小馄饨的秘诀是“小”,要皮薄如纱,可以哧溜一下溜入腹中。
成都点心
“辣”其实是对川菜最深的误解
椒麻粉蒸肉
西南地区做粉蒸肉,多喜欢用迷你蒸格。在大蒸锅上,高高摞起,摇摇欲坠。一人一屉,加一小碟泡菜和一碗米饭,就是一顿满意的午餐。四川粉蒸肉糯而清香,酥而爽口,有肥有瘦,红白相间,最有特色的是肉里好放花椒,吃完满嘴麻得舒爽。
叶儿粑
判断他是不是成都人,只用问他/她小时候有没有听到过街头“叶——儿粑”的吆喝。清香滋润,醇甜爽口,荷香味浓,菜分荤素两味,咸鲜味美的叶儿粑是每个成都人的儿时记忆。
兔脑壳
对成都人来说,兔头是用来区分敌我的。心里再是拒绝,只要勇于尝哪怕一口兔头,你就是成都人的好朋友。“飞禽莫如鸪,走兽莫如兔。”
西安点心
可不只回民街那么简单
甑糕
字典上的“甑”念zèng,而西南人的“甑”念jìng。甑,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蒸器,不过西安人不在乎这些,只在乎铁甑蒸出来的的红枣糯米糕香不香。那个西安小孩儿时没有在街边买过一大坨甑糕,然后在大人们“少吃点,一会儿吃饭”的招呼声中,狼吞虎咽地将它吞下?
凉皮
你以为凉皮儿哪哪儿都有?错了。西安人连吃个凉皮都比你讲究。要进入西安凉皮江湖,你必须是三大门派:先擀后蒸的“华山派”——岐山擀面皮、颇有蜀中特色的“峨眉派”——汉中热面皮,还有工艺讲究的“终南派”——秦镇米面凉皮。
当在凉皮摊儿狭路相逢,三大门派就要各显神通了。你是哪一派的?
柿子饼
柿子饼算是一种常见的果脯,但西安人吃柿子饼也是独树一帜。它将柿子剁碎揉进面里,再包上桂花酱、玫瑰花酱做成的馅儿,放进锅里煎至两面金黄。对于甜食爱好者来说,这样小吃简直“过目不忘”。
除了这几个老牌吃货城市
还有一大波城市即将到达战场
武汉的三鲜豆皮、米粑粑和鸭脖子
重庆的小面,麻圆儿
北京的豌豆黄,驴打滚儿……
看来关于“餐前小零食”的争论是不会这么容易平息的
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
不过不得不说
点心确实是“国际影响力”最大的小吃
伦敦中国城将在2018年6月30日到2018年7月6日
举行“全国点心周”
为你呈现点心文化最精彩的部分
看饿了的朋友
别忘了来吃点心!
<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