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在又一个春天来临的时候,你怀念起那碟肉丝平菇炒韭黄了吗?

新津韭黄天下无,色如鹅黄三尺余
“过年大口吃肉,年后疯狂食草。”
这是前两天在网上疯狂流传的一句话,感觉十分切中近日大家的饮食主题,好像吃荤与吃素之间必然有某种神秘的平衡,必须通过同等的暴饮暴食才能得以维系一样。
想想在家的时候,春天的餐桌上总是有各种蔬菜,清水豌豆尖、凉拌莴笋丝、糖醋莲藕丁……尤其是那一盘明亮鲜香的肉丝平菇炒韭黄,更是中国早春一道不可或缺的菜品,拥有独特清香的韭黄,加上玲珑如璞玉的平菇瓣,每次吃到这道菜,就知道冬天已经过去,春天已经来啦!

韭黄、平菇和猪腿肉,可以奏响一首清新的早春餐桌进行曲。
韭黄其实就是没有变绿的韭菜,而它之所以会是黄色,是因为早在汉朝,勤(hao)劳(chi)的中国人就发现,如果在栽培韭菜的过程中完全隔绝阳光,不让韭菜进行光合作用,那么在这种环境中成熟的韭菜不仅拥有诱人的色泽,而且口感比韭菜更加嫩滑。于是我们的先人们在创造韭黄的过程中,很有可能顺便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温室。
不比白萝卜、青笋尖,韭黄做不了什么大菜。春天的菜市里,它总是以陪衬的姿态出现在不起眼的摊角。逛菜市的姆妈爷叔们在采购已近尾声时,才会在不经意间发出一声“啊,韭黄已经成熟了”的感叹,于是在他们已经鼓鼓囊囊的布袋子里,又冒出一把纤长鹅黄的韭叶。

只要韭黄出现在菜市里,人们就知道春天到了。
韭黄的做法各地大同小异,炒蛋、炒肉丝最为流行;而在北方,韭黄也被用来做饺子馅儿或烙饼馅儿。烹调得当的韭黄口感柔软细嫩,而味道清新中透着甜香。送到嘴里的那一刻,裹挟着刚出锅的热气,韭香就如同一股和煦的春风,和缓地灌满口腔、鼻腔,直抵肺腑。柔软的韭黄叶顺从地在牙关之间被咀嚼磨碎,释放出怡人的汁液,让味觉成为全身最先体会到春天的感官。
中国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”的文人骚客们尤其中意韭黄。北宋书法家黄庭坚在《萧巽葛敏修二学子和予食笋诗次韵答之二首》中写道:“韭黄照春盘,菰白媚秋菜”,把韭黄推上了春菜的神坛;而陆游则在盛产韭黄的四川新津一边猛吃,一边写下了:“新津韭黄天下无,色如鹅黄三尺余。”
即使在这黑暗料理之都,作为他们的后代,我们也应该拿出点中国人的样子不是吗!现在就去中国城的泗和行、新龙门行超市去买一把进口的优质韭黄,回家做一碟肉丝平菇炒韭黄,提前别人一步进入春天,不好吗?
肉丝平菇炒韭黄做法
第一步:将猪腿肉切丝,沥干水分
第二步:把猪腿肉码上豆粉,并用食盐腌制15分钟
第三步:将韭黄洗净,切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备用
第四步:将炒锅加热,倒入食用油预热
第五步:有过烧热冒微烟后,加入豆瓣酱与酱油炒香
第六步:放入肉丝爆炒至变色后,盛出待用
第七步:放入平菇翻炒至八成熟
第八步:继续放入肉丝、韭黄、酱油,一起翻炒2分钟,起锅
小贴士:煸炒韭黄的要诀在于千万注意时间不要过长,韭黄炒制断生即可出锅。这样柔软的韭叶中又会稍有韧劲,而且韭黄与平菇中的营养成分又能得以保存。配上瘦中有肥的猪腿肉丝,春天的鲜香扑鼻而来。
现在就去伦敦中国城的泗和行、新龙门超市,去买一把韭黄、一把平菇、一袋猪肉、一包豆瓣,一起回家点亮春天!
<返回